形上学方法:气脉明点与因缘,气脉系统与神经系统
17.5气脉明点与因缘
下面我们从气脉明点的角度对亲因缘缘起的因果,也就是种子如何生现行与现行如何熏种子的问题作简单说明。
冯大阿阇黎的体系已经在运用气脉明点去解释唯识学的东西了。他对《八识规矩颂》里边“渊深七浪境为风”的一句是这样解释的:“《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此指第八识含藏无量种子,渊深不可测。世间事物中,大海勉堪比喻,故有藏识海之称。(藏识海就是指第八识含藏的无量种子,就是指的自性明点,虽然它是一个小点,但是含有无量的种子,它是一个渊深不可测度的无量种子的海洋。)藏识海本来常住,而随生身之表演,由脑开出六根。(一切种识本来常住,但随生身之表演,从这个自性点沿着中脉上到顶部,开出六根。)与他身六根交互结合,势力强盛,随缘冲入自身。(自身六根发出身外以后,跟其他众生的六根一结合,因为身外属于众生的那一部分在动,所以自身的六根也就被冲动了。这冲动就通过原途径返回来了。通过气脉的系统,通过顶轮的旁脉,然后引入中脉,又回到这个中心点。)经过心中,将前六识所成种种浪花细致,一一收摄无遗。(冲动传到自性点时就收到它里边去,就是熏习种子将外部的种种动态都保存在种子里面。)”这就是把种子生现行同时现行熏种子的教理从气脉明点角度做出了一个详细解释。必须得有中脉和顶轮上开出的辐脉这样一个通路,才能够生现行和熏习。这是其中的一段,讲述了外六识的现行和熏习的问题。
下面讲身内内二识的问题:“然一一浪花原动力,由外境入心,轮流冲动藏识海,犹如瀑流,永不停止。第七识审虑不切,幻成我相,转生十二种惑,复成内境暗浪之原动力。”(《八识规矩颂释》第十一颂,《佛法要论》352至353页)第七识就开出了内境的暗浪,冯大阿阇黎所说的内境暗浪就是从左右二脉开出流通于身内的五种根本气,五气只在身内故曰内境,五气在身内流动吾人不自觉知,所以叫做暗浪。六根开出的前六识境界是明显的,我们能够觉知;五根本气在身内流通,对它的作用,我们冥无所觉。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运作,我们都是冥然无觉的;修道家修藏密的人才能够觉知到。
所以叫内境暗浪。内境暗浪的开出和熏习也是通过气脉系统,开出是由自性点到中脉,中脉到左右二脉,左右二脉再分出辐脉,辐脉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后通到周身毛孔。然后沿原路返回,一直回到自性点,熏习它的种子。这已经把所有现行的发生与熏习的途径,通过气脉系统给出了确切说明。无论是种子生现行还是现行熏种子,都得有通路。我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对唯识学的一个贡献啊!唯识学只是笼统说到种生现现熏种,至于其途径,则未说。大菩萨都知道,但不细说,因为机缘还没到。
众生是落在两边的境界,聖人则是中道境界。这与气脉也有关系。气脉系统是一分为二,由一条中脉分出左右两条脉,轮脉也是一辐分两辐,两辐分四辐,四辐分八辐,又是一分为二。众生在气脉上落于旁脉不见中脉,故在见地上就落于两边。聖人发现中脉,故见地契入中道。
17.6气脉系统与神经系统
我们接着讲气脉系统的第六个问题,气脉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对应关系。
第一小点,每一个(种)识都有浮尘根,八种识都有各自的浮尘根。浮尘根在前五识来说是相对于净色根而言的。这个我们都学过了,从顶轮就发出了一些轮脉,顶轮当中的这些轮脉,有些是从中脉分出通往五官眼耳鼻舌身这些地方去的。其余是从左右二脉分出通往身内的。通往五官的那里流动的就是五根,通往身内其他地方去的里面流动的就叫五根本气。这五种肉身器官:肉眼、肉耳、舌头、鼻子和皮肤,就是前五识的浮尘根,它们是帮助五识生起的。根境和合而识生,眼根和外境一和合就生起了眼的见分和相分,眼根乃眼识见分的所依,外境是相分的所依。也就是眼识见分依附在眼根上,眼识相分依附在外境上。
前五识都有浮尘根,这是古代的唯识学已经提出来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对于第六、七、八三识,就没有说。我以前就想,第六识的浮尘根大概是大脑。后来就找到了根据,冯大阿阇黎在心经广义里就正式地提出意识的浮尘根就是大脑。
我们下面就讲一下这个问题,大脑如何是意识的浮尘根。这个白点是意根,这是冯大阿阇黎隐约提出来的,他没有明确地说就是这个点,他只是说脑部的第七识见分是意根。我现在提出来,这个白点就是意根。由意根粗化成一个物质的东西就成大脑了。前五根也是一样,前五根粗化就成了肉眼肉耳乃至皮肤了。
由意根这个白点一粗化就成了大脑。所以细身上的根是白点,粗身上的根就是大脑。由这个点为根源发出来一系列轮脉,这些脉分成两类,一类是通往五种浮尘根去的,里面是五根,另一类是通往身内的,里面是五根本气。实际上,两者作用的确不一样,由五根生起前五识和五俱意识。由顶轮流向身内的这些气生起第七识。
所以这与肉身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对应的。我看了一下生物书的大脑系统,它是分成了延髓、脑干、小脑、中脑、间脑和大脑半球。我分析了一下这些脑的功能,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控制肉身生命用的,一类是感觉外界用的。属于控制肉身生命的,比如消化、呼吸、心跳的中枢在延髓里头,间脑里边和后脑的下部,有调节体温、代谢、进食的自律神经,还有管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神经,都是控制肉身生命用的,这些属于第七识的范围。
属于负责感觉外界用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大脑半球上,当然中脑等其他地方也有,就是运动、感觉、听、视、嗅觉,第一信号系统都在大脑半球上,这就是五俱意识的功能;还有听说读写第二信号系统,这属于分别意识的功能。所以大脑的这两类功能与意根的作用都是对应的。五根脉就对应着通往五根的神经,我估计如果研究细了,每根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中心都是一条脉,也就是神经的中心应该有一条脉,跟神经是重叠的,每一种感觉神经,通往肉眼肉耳的等等,都有这么一条脉,也就是说他们是重合的,在肉身上它就表现为一条神经,在细身上表现为一条脉,在神经当中流动的是电子信号,在脉里边流动的叫根,它的功能是五俱意识的功能。
大脑当中还有语言中枢,第二信号系统,那就属于分别意识的对应了。大脑当中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中枢,就对应着细身上的分别意识这部分的功能。通往身内的属于五根本气的脉,对应的是控制生命中枢的那些神经。这个还比较粗,我不可能研究得太细,因为没有实验的条件,也没有这个精力。
所以正如细身的白点即意根的功能有两个一样,它既是第七识,又由它来生起意识。大脑当中也有这两类,一个是属于第七识的神经系统,一个是属于第六识的神经系统,都是对应的。也就是细身和肉身(粗身)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条神经,甚至每一个细胞都有气跟它重叠。
再往下,还有一个就是极细身,即见分无色界的系统,又在气里边重叠。所以整个身体就由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是肉身,第二是细身,还有极细身。这三个身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一个是另外一个的模本,只不过粗细不同。肉身是物质,细身是气,极细身是组成中阴身的那种最细气。所以说粗身上有神经,细身上就有气脉,我感觉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通过以上的比较,发现也确实如此,大脑的神经系统,与从这个白点发出的气脉系统,确实是有对应的关系。
整个肉身就是七八两识的浮尘根。肉身乃是由气脉明点构成之细身支持而有,而此气脉明点之细身全属于七八二识之范围;肉身亦会影响细身气脉明点七八二识之系统。故七八二识之浮尘根即肉身也。
下面第二点,就是细身上脉的系统,跟神经系统的对应关系。我就说一下大体上是怎么对应的。应该有这么一个人出现,把气脉的系统跟肉身的系统彻底地打通。古人偏重的是细身,他对粗身不怎么研究,那是古人的长处和短处。今人长于研究粗身,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都研究得比较清楚了,古人不研究这个,所以古人的短处是今人的长处。
但是今人不懂细身,这是今人的大缺点。古今各有所长与所短,应该互补,把它们打通。确实可以互补,当我们研究粗身搞不清楚时,可以去研究细身,从细身的层次往外一推就是粗身了。当你研究细身不清楚的时候,你去研究神经系统,用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推,就是细身的功能,可以互补。
神经系统分成三大类: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从周围神经里边,我们再单独分出来一类,即感官神经。本来是分成两大类的,但是科学里边也是把感官神经系统单列出来了。对应于气脉就是这样的,周围神经对应的就是流通五根本气的轮脉系统,感官神经对应的就是通往五根的那些脉,这两个刚才已经说了。实际上中枢神经系统在脊柱里边,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延髓乃至大脑这个系统组成的,中枢神经也是一个纵贯的系统,正像三脉是竖着的一样。
而周围神经系统就是从脊髓,乃至大脑上横向发出来的。正如这些轮脉也是从纵向的三脉上横着发出来的。这也是一种对应关系。对应有些是重叠的,有些存在着感应的关系,像三脉跟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对应就不是重叠的。我们这三脉在身体的正中,而中枢神经系统在脊髓里边。它们在空间上不重合,但是存在着一个对应的关系。实际上脊髓的这个中枢神经系统,跟婆罗门教所说的三脉在空间位置上确实是重合的,婆罗门教所说的三脉就在脊柱里。基本上就研究到这个程度了。
周围神经还可以分成两类。一个是脑神经,从脑发出来的,一个是从脊髓上发出来的。这个就对应于五根本气当中,从顶轮上发出的,和从其它的轮发出的。
有人认为脉就是神经,索性就认为是一回事了。实际上,两者是个粗细的关系,在空间上重叠在一起了,脉是神经底下的那个层次,不是一个层次。把它搞混了,说成就是神经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它跟神经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所以我觉得做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这个工作可以让相信现代科学的人相信佛法不是吹的,而是真的。
形上学方法1绪论:传统学术的生机走出西方学术规范复兴固有规范